星期三, 12月 02, 2015

上網好得過看書?

信報財經新聞C07  |   副刊專欄  |   女播天下  |   By 林燕玲

周末出外飲茶,偶然聽到鄰枱一段對話,一把成熟的女聲話:「整天掛着上網,書又不見你看,多點看書,才會有多點內涵。」另一把年輕聲音就回應話:「現在學習又好,找資訊都好,都不用看書看報紙的,網上什麼都有。」估計是一對母子的對話,各有各的道理,心裏想到一個問題:上網真的可取代看書。

自從智能手機普及,不要說看報紙看雜誌,相信很多人連看書的習慣都不同了。以我自己而言,這些年,也愈來愈少認真找本書去看,估計再過多十年八載,看實體書的人可能更加少。不過,上網看資訊是否又好過看書,這又未必,網上資訊主要是速食,題材較廣,但內容一般不深入,相對而言,書的內容深入得多。

深入還深入,但我有時亦會嫌書的內容,過於「穩陣」,慣了網上看評論,愈來愈覺得,網上作者對事件的評論講得更盡更辛辣,而且更多元化。網絡世界,上得網的都可以做作家,內容又沒有限制,自然可以寫得更個人化,角度有多偏鋒都可。書就不可,因為始終有出版社把關,作者反而未必寫得太盡,總括而言,還是各有各好的。

還有另一個趨勢值得講,早前有調查發現,在香港,幾乎所有使用Facebook的受訪者,都有透過它來獲取新聞資訊,而其他三個常用的社交媒體YouTube、 Instagram和WhatsApp等,以此獲取新聞資訊的比例亦非常高。社交媒體成為新聞資訊的重要來源,相信大家不會意外,問題是,如果只單靠社交媒體的話,想法其實容易偏向一方。

讀者根據個人喜好,追蹤同自己立場一致的新聞或資訊,有立場的新聞網或Facebook群組應運而生。百貨養百客情況下,社會立場更見兩極,不單只是社會議題,就連娛樂新聞情況也差不多,捧那個,踩那個,都是一窩蜂,而且不需要太多時間,就可集合一股力量。有些社交媒體會依照你caption打過什麼字,搜尋過什麼,去過什麼地方,like過什麼貼文,而彈出相關的廣告或相近的page,用家看得當然順心,因為彈出來的東西,都必定符合自己口味或思想。

不過,這未必是好事,因為如此這樣,會窒礙聆聽其他聲音的機會,少了見到同發掘新事物。最簡單的例子是,我喜歡Adele,社交媒體或平台,自動幫你揀選相似作風的音樂,從此不會出heavy metal band或其他,不知不覺間,眼界自然可能有所收窄。

#林燕玲 #副刊專欄 #女播天下 - 上網好得過看書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