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ikc3vq_g77HPff8qpwuOEeu2Bh6A0V79s0xcisADMjCtE3vK5ArvmroWssvep7jEUEaHnff6MHYoxEwk2lkfxweR-rUahaEjVaM5q6IjzuyUTubahYEylSRpg75UVL8J7ab5VvUUZAd4K/s400/12645231_483398525174433_1960488648053097389_n-1.jpg)
此時想起早前渣打裁員,我所屬的窩輪及股票衍生工具部門被裁,50人加入失業大軍,某日看到前同事接受傳媒訪問,其中一句是說:「收到大信封,同事都感到愕然:『吓?我們做得這麼好都要走?』」
時至今日,大家應該開始明白,一個部門留低與否,不關乎賺錢與否。一個上午,社交網站貼滿相關報道與專家見解。以地區劃分,香港是集團之中最賺錢的,今年中期業績,單是香港已貢獻集團近一半盈利,半年除稅前賺62.3億元,按年增長三成七……「有何理由,其他地區交唔到數,要香港一齊受?」打工仔感受:「 咁做Appraisal做乜?跑幾多數都無人工加」。
這種時勢,大家有何求?恒指跌穿萬九,油價穿30美元,本港去年全年零售銷售按年跌3.7%,較沙士還差。金融中人對市道變化特別敏感,其他行業大概逐漸覺得殺埋身。跟前同事在中環聚首,談到凍薪,態度淡淡然得過分,「哦,只是凍薪。」比起經歷過裁員或公司倒閉的人,凍薪只是「小兒科」,寒風吹過,大家靜了一陣,我估計,他心底裏下一句是:「其實……有份工已經好好喇!」
林燕玲
人稱「小飛俠」,專欄作家,曾任職銀行董事、電視台新聞主播及記者
(逢周四見報)
都市日報 | 2016年02月04日, 星期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