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7月 16, 2017

林燕玲官方網誌 Ruby Lam Official Blog: 林燕玲:低「息」就等於低貸款成本?

林燕玲官方網誌 Ruby Lam Official Blog: 林燕玲:低「息」就等於低貸款成本?

林燕玲:低「息」就等於低貸款成本?

「小姐,你好。我哋係 XX 財務打嚟,我哋有錢借畀你,利息仲好低……」
偶然收到推銷貸款嘅 cold call,未聽完就掛線,原因唔係我無資金需要,反而可能係本身做過金融,又做過產品銷售,平時唔太鍾意聽人 sell,有需要嘅話,寧願自己花時間研究。私人貸款計劃坊間有好多,有來自銀行有來自財仔,以唔同名目吸客,普遍都離不開低息呢一項。間間都話自己至平至低息,作為消費者,又應該點揀?
眾多條款中,最緊要睇「實際年利率(Annual Percentage Rate,APR)」,數字愈低,代表貸款成本愈低。若然有人同你講佢,佢係全城至低息,你記得問番佢,你指的嘅「月平息」抑或「實際年利率」?要記住,月平息只係純計算利息,未計手續費、優惠回贈等等,睇「實際年利率」先可以反映真正的借貸成本。


簡單舉一個例子,假設借貸 20 萬元,A 公司同 B 公司同樣 sell 你低息,大家都係 0.2%(月平息),分 12 期還,若然一間零手續費,另一間收手續費,縱然息率一樣,每個月的還款都已經唔同。小數怕長計,若然收你 1% 手續費,一年下來,就要畀多成 2,000 幾元。以上情況,一個數字就可以反映出黎,識揀的,自然係揀唔收手續費嗰間。
講到呢度,其實我已經做咗功課,各大銀行推出唔同計劃,我首選 Citibank 私人貸款,一來利率收費清晰易明,二來低息之餘,無論私人貸款又或者結餘轉戶都唔收手續費。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。不要以為要有大筆財富才需要理財,其實哪怕通過自己理財慳了一千幾百,都係用自己智慧得出嘅成果。